东安念好“三字诀” 擦亮政务督查“利剑”
2020-11-02 14:58:17          来源:东安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唐珏婵 | 作者: 蒋浩华          浏览量:4451

新湖南客户端11月2日讯(通讯员 蒋浩华)抓落实、促发展是督查工作的灵魂,近年来,东安县紧扣“快、深、细”三字要诀,充分发挥督查利剑作用,推动“六稳”工作、“六保”任务落实落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快督快查坚持高点站位、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将“快办快查快结”贯穿督查工作全过程,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县政府督查室紧盯中央和省市出台的系列疫情防控文件、通告精神,迅速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做到快部署、快督查、快落实。2月2日,井头圩镇枫木塘村一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受疫情防控工作影响,孩子的奶粉快用完了无法及时购买,县政府督查室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和镇、村干部通过绿色应急通道,2个小时就为其代购送上了所需品牌的奶粉。

“深督深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听民意、察实情,政务督查不仅要了解决策落实的进度,掌握影响决策落实的主要问题,还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迫切要求,及时梳理分析,找准症结根由,提出行之有效的工作建议。今年7月,围绕禁捕退捕工作,对退捕渔民就业引导、安置保障和后续帮扶开展“四回头”-回头清、回头看、回头查、回头改。在督查中发现部分退捕渔民对退捕社保政策并不理解,渔民群众收到养老保险保障补助后,未及时将补助缴入个人帐户,少数退捕渔民反映就业培训没有实际效果,转产就业困难,还有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群众通过多种上访方式要求享受退捕待遇。摸清上述问题后,县政府督查室及时提出工作建议,一是分类施策续社保,组织逐户开展宣教引导,确保277名退捕渔民全部将补助金主动缴入个人帐户,实现100%参加养老保险。二是精准帮扶稳就业,结合“点亮万家灯火”就业帮扶服务活动,深入开展退捕渔民转业培训,优先对退捕渔民落实“322 就业服务”(推荐 3 次岗位信息、提供 2次个性职业指导、提供2 次差异化培训),全面提高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截至9月底全县渔民群体“零就业”家庭全部清零,现已就业217人。三是加强宣传促息访,深入开展禁捕退捕宣传,持续浓厚禁捕工作氛围,入户讲解政策要点,并安排工作小组前往广东、广西等地对外出的信访人面对面进行宣传,通过细心、耐心、暖心的解释,信访人纷纷主动息访。

“细督细查”。在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产业项目、市场主体和民生实事是经济社会的“主战场”,要求督查工作更细心、更用心、更专心,靠前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协调工作。一是精督重点项目促落地,切实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采取白+黑、晴+雨、5+2模式全力督战重点项目复工开工,截至2020年10月,全县39个市考核项目、19个重大产业项目(包括神华永州火电厂)完成投资上百亿元,超过年度计划的70%以上;年初新签约开工的新一岱鞋业、氨纶包覆纱线生产建设项目、东安服饰产业园、萃丰医用口罩等十余个项目均已建成投产。永州电厂、华维科技、红狮水泥、湘江焊剂等重大项目超额完成进度;3家在谈的500强企业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其中温氏集团投资的霞栖种猪场项目投资9亿元,已进入建设阶段;通过大督查、大服务、大协调全面完善军民融合、轻纺制鞋、农业产业、交通物流、商贸配送等10余条产业链,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二是细查纾困举措保主体,针对疫情防控期企业帮扶政策落实情况深入园区等单位开展专项督查,清退华维节水、泰源乐器、创基电子等20余家企业3个月厂房租金近1000万元,督促县直15家行政事业单位减免个体工商户租金158.39万元,通过查漏补缺,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助力市场主体脱困复工达产。三是紧盯民生实事抓进度,围绕价格临时补贴、农村改厕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建立逐月通报制度,确保民生实事有、有序、有效推进。此外,对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交办的问题线索和省、市、县领导批示交办问题,第一时间建立督办台帐、逐一整改、逐项销号,坚决杜绝虚假整改,采取跟踪督办、定期催办和及时回访等方式推动民生领域问题线索清零。前段,县政府督查室分别对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留言当事人和禁捕退捕信访人进行了电话回访,核实当事人和信访人对办理工作满意程度。截至当前,2件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交办问题线索、38件省、市、县领导批示督办事项中45个具体问题已全部交办落实到位。

责编:唐珏婵

来源:东安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东安融媒